早在1971年,1898年创立于德国的库卡就将机器人带入流水线,为戴姆勒-奔驰建造了欧洲第一条由机器人运行的焊接流水线。
机器人的应用,能够帮助汽车厂商提高生产效率、质量和安全性,降低成本和能耗。
因为新能源汽车更注重柔性化生产方式,常常需要在同一条生产线上组装不同车型、不同配置,以满足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
机器人具备强大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可以根据生产需求自主导航、精准定位、抓取搬运,实现了对生产线的高效、智能化控制,因此成为汽车生产线上不可或缺的智能助手。
2014年,特斯拉就在Model S电动汽车生产线上大规模采用了库卡机器人。
2017年,特斯拉又将库卡机器人应用于Model X以及特斯拉电动汽车的电池组生产线。
基于在智能化、数字化转型上的贡献,库卡荣获比亚迪2023年度“最佳合作伙伴”奖项。
目前,库卡是国内外车企的重要配套商,与福特、比亚迪、特斯拉、宁德时代、蔚来等都达成了合作。
其实,在汽车生产车间,库卡机器人除了焊接、烤漆、组装,还能承担搬运的角色。
在广汽埃安第二智造中心,库卡提供了多台潜伏顶升AMR移动机器人KMP 1500i+K-MReS软件平台的智能物流系统解决方案,实现了无人化线边搬运,满足工厂快节奏节拍需求,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和对接准确率,为埃安第二智造中心整体智能物流项目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深耕智能自动化领域100多年,库卡除了提供单个设备,还能提供整条自动化生产线及智能物流系统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在海外市场,库卡为奔驰、宝马、大众等德系车企的牵头打造整体产线,在中国市场,蔚来汽车、特斯拉的整厂自动化解决方案也由库卡提供。
前段时间,美的集团披露2023年年报,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3720.37亿元,同比增长8.18%;净利润337.2亿元,同比增长14.1%,创下历史最佳经营业绩。
今天的库卡,既助力美的成为站在车企身后的巨人,也成为驱动美的业务增长的重要引擎。
彼时,美的已跻身世界500强,营收是库卡的10倍,实力足以支撑这起收购。
现在,如果以“马后炮”的视角回顾这笔收购,我们会发现,美的的成功并非偶然。
早在2015年,美的就与工业机器人“四大家族”之一的安川电机合资成立了两家机器人公司。
2016年,美的还耗资1.78亿元参投了一家名为埃夫特的机器人制造企业。
可见,在收购库卡前,美的已积极布局工业机器人,绝非一时兴起,而是做足了功课。
作为世界工厂,中国正在大力推动制造业的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升级,这意味着,工业机器人市场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中国研发团队的加入,大大提高了库卡德国总部的效率,可以把一款新机器人的开发周期从24个月缩短至15个月。
数据显示,库卡中国的收入贡献由2020年的15.0%上升至2023年的22%以上。
更为关键的是,库卡突破了原先的汽车行业瓶颈,切入电子信息、消费品、物流等行业,实现了业务多元化。
近期,中国和海外还加强合作,具体包括海外项目、产品制造等,中国开始反哺海外业务,以显著的性价比和快速的交付能力发挥中国大制造的优势,为海外业务赋能,提高全球竞争力。
与格力、海尔、TCL等家电企业一样,美的在做强传统家电业务之余,也在思考如何转型。
2015年年初,传统家电市场已经出现明显增速放缓,家电行业逐渐进入存量竞争时代。
从营收上看,2023年,美的以库卡为核心的机器人、自动化业务板块及其他制造业,实现收入为372亿元。
在美的内部,库卡可以与家电、零部件、物流等其他业务协同,进一步提升美的的智能制造能力。
以传统的农业、轻工业为例,只要能够导入新技术,进行生产要素的创新组合,也能形成新质生产力。
除了押注工业机器人,美的面向To B转型,在工业技术、楼宇科技及数字化创新等业务也有布局。
比如,在芯片领域,美的2023年量产上市14款芯片,总销量超3000万颗。
又如,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美的布局车规级热管理、电驱动系统、底盘执行系统三大产品线%。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