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G电子游戏(中国)平台官方网站

倒逼才是唯一的动力—PG电子游戏官网官方网站

NEWS CENTER

PG新闻
展开分类
收起分类

倒逼才是唯一的动力

2025-07-20 13:20:45

  不要谈什么鼓励,也不要说什么要求,道德准则只是法律的填缝剂,而如果法这面墙出现了结构性问题,那填缝剂撒的再多又有什么用呢?

  很有意思,我发现在内需问题突出之后,不少人都站出来说,要给大家消费的时间要有更多的假期。

  为大家本该拥有的合法的假期福利发声是好事,可问题的核心在于,劳动法规定的假期福利,和是否有利于消费有什么逻辑上的必然关系吗?

  换句话说,也就是当个体的身上被打上了消费者这个标签后,他们的休假权利才得到了相应的重视。

  这不是对劳动人群本该有的福利权利的争取,反而更像是一种为了内需消费而曲线救场的一种措施罢了。

  恐怕在成本面前,时间挤一挤还是能挪出来一点,但钱这东西挤一挤真就没多少。

  根据央行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2025 年一季度住户存款增加 9.22 万亿元,首次突破 160 万亿元大关,创历史最高水平,而这一增量更显著高于 2024 年一季度的 8.56 万亿元。

  储蓄的上升,这本是普通人可以自主掌握的唯一对抗经济波动的一种理性选择之一。

  但如果放在更宏观的角度看。当这种理性的选择成为了非少数人的集体共识后,社会的总需求就会下降,进而引发企业的利润萎缩,接着是企业的投资扩张减少,然后就是就业困难,收入下降。

  更多的节约和储蓄导致更少的消费,个体的理性在无数人参与后反而成为了影响宏观的外因。

  可问题是为什么节约又为什么储蓄?无非还是“胆子”小,担心未来可能出现的这个那个的“意外”。

  那就是,能靠的只有银行户头里的余额,自己手里积攒的储蓄才是自己未来的保障。

  这就很麻烦了,这自保式的保守性经济行为,反而成为了宏观经济的发展桎梏,而同时这也是宏观经济的红利没有充分“分配”给个体的一种间接反应。

  个体感受来自宏观经济的温暖差了那么一点“意思”之后,自己储蓄取暖就会成为理所当然。

  想让居民端少存钱多消费,办法也不复杂,无非是用更加完善的福利兜底的政策,把居民储蓄一点点的倒逼出来。

  当个体切实感受到一双无形的名叫福利的大手为自己保驾护航遮风挡雨时,那存钱的动力必然会相应减少。

  4月30号,中国社科院发布了《农村绿皮书: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24~2025)》,指出以旧换新政策激发农村居民消费潜能。

  这个很熟悉,我们曾经的家电下乡,汽车下乡,新能源下乡,甚至房地产都走过这条老路。

  以农村的广阔天地作为产能的去化“圣地”,从而拉动经济增长,效果必须承认是有的,而且还是双向的,既去化了产能拉动了消费,也给农村居民提供了部分实惠。

  以前家里的那种老式沙发如果用过的朋友就会发现一个现象,长期有人坐在上面或者放一个重物在上面,长年累月下来沙发的弹性就会逐渐失效,甚至会出现塌陷的情况。

  这里得提一下房地产,我们常说房地产在一定程度上挤压了内需的空间,这很好理解,当无数个体的储蓄+未来20年的现金流收入被交付给楼市这头吞金兽,内需疲软一点很正常。

  当大量的产业和相关岗位聚集在城市时,进“城”成了大部分农村走出来的年轻人的集体选择,而昂贵的进城税,也就是房价又让他们承担起来不“那么”轻松。

  于是他们只能转身向老家的父母求援,樊刚的6个钱包理论,用来解释这个现象刚好合适。

  也就是说,一部分留在农村的个体,已经把自己的积蓄用来给子女缴纳昂贵的进城税,所剩可能真的不太多了。

  PG平台 PG电子游戏官方

  这时,为数不多的家电下乡和新能源走入农村还可以,可总是隔三差五的这么搞,边际效果一定会很快出现。

  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农村的收入增速以及被动为房地产(子女买房)负债压力,第二就是各种家电以及汽车的普及率已经升到了高位,再加上家电以及汽车等耐用品的消耗速度根本不需要不停的置换。

  如果持续这样下去,农村这块经济波动的缓冲垫迟早会越来越硬,直到失去“部分”缓冲的作用。

  如果把农村比喻成仓库,那么各种下乡就是往这个仓库里整车整车的搬运货物,现在的问题是仓库的可存放空间已经不那么宽裕了。

  4月中旬央视网发文称:“房地产市场“活跃度”不断提升 因城施策、精准施策助力行业回暖向好”

  文中提及到了部分城市的回暖交易量数据我是绝对相信的,楼市的小阳春嘛,哪年都不会缺席。

  过去楼市这十几年的牛市中,虽然也有跌宕起伏,但是总体的趋势还是昂首挺进一路向上的。

  于是参与其中的人们,不管是主动的投资,还是被动的刚需,大家都产生了一种莫名其妙的财富幻觉。

  这种幻觉层一定程度给了我们一种安全感,可问题是,谁来兑付你的财富梦呢?或者说谁让你的幻觉可以成真呢?

  还是那些年轻人是吧?那些在学校中的,那些即将步入社会的,那些已经在社会摸爬滚打但是还没呈现“躺下”趋势的人,这些人的收入和负债能力是楼市可以以当前价格继续下去的关键。

  而一旦当他们表示“玩不起,不跟了”之后,楼市所谓的财富幻觉就会逐渐破灭,人们对那些本就没拿到手里的账面财富的灰飞烟灭感到恐慌,于是最终会加速套现离场的节奏。

  这种加速具体的体现就是二手房源的不断增加会和新房形成互相“角力”的局面,大家为了找到自己的下家(购房者),难免会自我终结自己曾经坚挺的价格体系。

  PG平台 PG电子游戏官方

  被动的是,收入增速以及稳定性实在和房价背后长期需要偿还的房贷之间出现了较大的差距,一个是跑车,一个是家用买菜车,硬追实在力不从心。

  PG电子官网 PG电子网址

  主动的是,看到未来学会了和自己和解,不想再让自己成为一颗上紧的螺丝和拧满的发条,人生可以换个活法。

  根据民政局的最新数据统计,2025年一季度全国结婚登记 181 万对,较去年同期减少 15.9 万对。

  主动的原子化成为了后工业时代的部分群体的一种默认的选择,而和这种选择一起到来是人口出生的下降。

  去年也就是2024年出生人口是954万(龙年还小回升了一把),而在2017年这个数字还是1723万。

  根据CBME洞察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线年间,母婴门店的关店比例达到了40%左右,现阶段的总数量在17万。

  诸如此类的数据还有部分妇产科的门可罗雀,以及幼儿园在园幼儿的人数锐减导致的幼儿园关门潮。

  婴儿少了,对妇产科、母婴产业、以及幼儿园的需求自然同步减少,而问题的关键是少了多少婴儿同样代表未来少了多少成年人。

  所以,母婴以及一系列和幼儿相关产业在当下所受到的冲击,房地产在未来一样无法独善其身的躲过。

  怎么说呢,去年中旬那个重磅级会议上的那句“房地产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话,其含金量还在快速提升。

  也恰恰是这些后来人的不参与和因为人口减少的被动的无法参与,让资产泡沫的“软弱性”暴露无遗、这一刻大家明白楼市这根债务传递链条只要一断,财富的幻觉立马灰飞烟灭。

  “前人还有我们来,我们之后呢?在结婚对数和出生率稳定下降的趋势下,为我们继续拼接这条楼市链条从而去接盘的人又在哪呢”?

  一群看到了泡沫破裂且想透了这套击鼓传债游戏规则的人,他们还会大量的去“以身试法”的进场玩一把吗?

  前几天的文章发出后,有朋友在后台私信我说:“你讲的挺好的,要是这样的声音能再多一些肯定会有所改变”。

  首先感谢这位朋友对我的肯定,其次我自己非常清楚,在网上讲这些本质上是没什么用的。

  比如前几天关税战升级后,出现了“将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纳入低保”这样的良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