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不论是线上还是线下,要么看到以旧换新,要么看到什么国补活动。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这样做的意义又是什么?
从宏观层面看,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促使消费市场不断成熟,而国补政策应运而生。在今年,这一政策进一步加力扩围。
就拿家电领域来说,享受以旧换新补贴的家电产品从 2024 年的 8 类增加到了 12 类,涵盖冰箱、洗衣机、电视、空调等常见品类,单件最高可享受销售价格 20% 的补贴。
一月份,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发布通知,将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等数码产品首次入补贴范围,购买手机最高可补 500 元。商务部等多部门也陆续发布了家电、电动自行车等以旧换新工作的通知。
当前经济环境下,部分消费者虽有消费能力,但因各种因素不敢轻易消费。国补政策通过 “政府背书、财政红利” 的方式,激发了这部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以家电为例,旧家电可能存在功能老化、能耗较高等问题,消费者有更换新产品的意愿。但新产品价格往往较高,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消费。此时,以旧换新和国补活动的出现,恰好解决了这一痛点。
对于企业而言,以旧换新和国补活动带来了新的市场机遇,鼓励更多厂商投入更多资源,聚焦优质项目,提升产品的节能水平和技术升级。
而且,通过回收旧产品,企业可以进行资源再利用,降低生产成本,实现绿色发展。
例如,一些家电企业回收旧家电后,对其中的可利用零部件进行拆解再加工,既减少了对新原材料的依赖,又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
总体而言,国补政策在当下对于消费市场和产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这也是近期以旧换新和国补活动密集出现的重要原因。